国庆特刊·致敬 | 群星璀璨 照亮复兴征程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走进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受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
英雄模范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我们崇尚他们、学习他们,就是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得启迪,汲取澎湃动力,激发爱国情怀;就是要通过他们校正前进的方向,在自己的舞台上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张富清:为了国家人民奋斗一生
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当习近平总书记为张富清颁授“共和国勋章”后,张富清面向台下敬了一个庄严而深情的军礼。
“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的最高荣誉,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党中央!”张富清告诉记者,“我是党培养的革命军人、共产党员,我要牢记党的恩情,永跟党走,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要奋斗一生!”
张富清曾是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臣,战斗英雄,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战功卓著;转业后深藏功名60余年,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扎根贫困山区,为民造福。从转业到离休,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排头兵,一直默默做着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住老房子、穿老衣服、用老物件,艰苦朴素的作风在有着71年党龄的张富清身上始终未曾改变。
这位为新中国成立和发展战斗了一辈子的老英雄,有着对党、对国家镌刻入心的情感:“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繁荣昌盛,希望我们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希望我们的部队按照习主席的强军政策艰苦练兵,练就一身强硬扎实的本领,能够战胜一切敌人!”(本报记者 王卓 见习记者 柴雅欣 通讯员 李正飞)
袁隆平: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袁隆平在谈及获得“共和国勋章”时说,“这对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他在多个场合谈及自己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就在今年9月,袁隆平迎来了自己的90岁生日。他笑称,自己已经从“80后”升级为“90后”,未来要健康快乐超百岁,就像超级稻攻关一样,不断超越新目标。他许下的生日愿望是希望今年的示范田实现亩产1200公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巨变的袁隆平感慨万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了,现在我们能够抬得起头,挺起了腰杆!”(本报记者 王少伟 邹太平 见习记者 侯颗)
申纪兰:勿忘人民 勿忘劳动
“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非常激动!”申纪兰说,无论是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还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荣誉都是对她的一种鞭策,时刻提醒她“勿忘人民、勿忘劳动”。
今年90岁的申纪兰,是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60多年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老区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伟大的共和国给人民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幸福,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对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申纪兰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和任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群众也非常满意。听党话跟党走,好好把手上的事情干好,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才是一个合格干部、合格党员应有的样子。”
“新时代要有新打算、新发展。”这位90岁老人的新计划是,“把科学种田搞好,把企业搞好,实现产业脱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本报记者 瞿芃 见习记者 侯颗)
黄旭华:此生属于祖国 此生无怨无悔
“核潜艇事业是国防事业发展的缩影,我为祖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现的历史性变革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国防建设的老兵而自豪。‘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95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作为代表上台发言。
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核潜艇技术非常复杂,这项工作牵涉到我们国家26个省、市、自治区,2000多个厂所、院校、部队,是大力协同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功劳是大家的,荣誉属于集体,我只是作为一个代表来领受这个荣誉而已。”荣誉面前,这位隐姓埋名30年的英雄质朴、谦和。
如今的黄旭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为国家尽更多责任:“有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只有我清楚来龙去脉,所以要抓紧整理出来交给国家。遇到年轻人咨询相关问题时,我会力所能及地给他们出出主意。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场外指导,当啦啦队,给年轻科研一代加油、鼓劲!”(本报记者 王卓 见习记者 柴雅欣 通讯员 汪强)
郭兰英:把自己和祖国连在一起
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伴随着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佩挂在郭兰英的胸前。
“这个荣誉是人民给的。我自己做的事太少了。”面对荣誉,这位90岁的老人显得有些不安。
作为大地的歌者、时代的歌唱家,郭兰英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地歌唱祖国、心系人民,激励、鼓舞了几代人,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塑造了《白毛女》中的喜儿、《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光辉舞台艺术形象。她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深切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悠扬动听的旋律历经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
郭兰英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守让人动容。年轻时,大冬天她趴在冰上练嗓子,把那块冰喊出一个大窟窿。正是昔日那些艰苦的训练,让郭兰英的歌声成为了一个时代无可取代的经典。
“歌曲都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唱的都是人民自己的生活。”郭兰英曾这样定义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歌唱《我的祖国》,不仅仅是听声音,而是给观众表达我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的。”新中国是人民的新中国,选择与伟大时代相结合,把自己的命运跟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才能在平凡中造就伟大。
“我一出生就被扔掉了,4岁就进了戏班,后来又被卖给人贩子,几次差一点就死掉了。确实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党就是我的妈妈,所以一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我就激动,就想流泪。”郭兰英对党和祖国有着发自内心的爱,“我是党和人民的女儿,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发挥余热。”(本报记者 李自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鲍爽)
高铭暄:为中国刑法学奋斗终身
“我将刑法视为至爱,须臾也不曾分离。”因为这种至爱,让高铭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为中国刑法奉献终生力量;因为这种至爱,让高铭暄胸前戴上沉甸甸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谈到自己的感受,高铭暄总结了三个词:光荣、感恩、责任。这三个词也是对他一生事业的写照。
高铭暄是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作为唯一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制定的学者、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导、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法学学术专著的撰写者和第一部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他为我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21岁的高铭暄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西边的司法部街上,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他的学术生涯与新中国的法学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说:“我入党是读研期间,算起来也有60多年了。是党和国家一手培养和教育我的,我对党和国家抱有很深厚的感情。”
从教近70年来,高铭暄培养了一大批资深学者。他们活跃在世界各知名高校,成长为国际学术界的栋梁之材。在教学的同时,他注重刑法学的科学研究。他主编的刑法学教材有7种,个人专著有8种,其他主编或者参编的著作有100多种,发表的专业论文有300多篇。
“我年岁已大,但心不老,愿意继续工作。”高铭暄的心中存在着凌云壮志,“只要我们的国家富强,有影响力,有吸引力,刑法学就会做大做强,不会矮人一截。”(本报记者 张树军)
王蒙:攀登社会主义文艺高峰
“我们歌唱歌颂革命的《信天游》,歌唱‘庄稼人翻身啦’的《东北风》,以及冼星海、光未然的《保卫黄河》。我们更会唱‘雄赳赳,气昂昂’与‘天空出彩霞啊,地上开红花’!天是明朗的天,地是欢腾的地,国家是新生的、健康的、大步前进的国家!”
站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启的新生活门口,青春的王蒙感到每一个日子都是新的。
他读了苏联作家安东诺夫的《第一个建筑》,想当一名建筑师。于是给领导打报告,提出要考大学、学建筑,结果报告没被通过。后来又看爱伦堡的《谈作家的工作》,这位作家把文学事业写得很吸引人,激活了王蒙心灵深处的文学细胞,最终,他决定当一名作家。
“我在66年前开始写作《青春万岁》的时候,依靠的是时代光辉,是度过的新中国阳光雨露的‘所有的日子’,是如沐浴着《白毛女》结尾所唱‘太阳出来了’的温热。那是刘胡兰英魂得到告慰的胜利日子,是加班加点的拼搏奋斗日子,是人们万众一心的日子,是擦拭旧中国的耻辱与泪迹的深情日子……更是眼看着萎靡的、一盘散沙似的、走投无路与黯淡无光的中国人中国青年,变成信心百倍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献身者、学习者、歌唱者与战斗者的日子。”
70年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王蒙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不懈用手中的笔记录时代,讴歌奋斗,鼓舞读者。从《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季节》四部曲、《青狐》《这边风景》,他笔下的主人公始终与共和国跌宕起伏的建设、改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克服了现实生活中盘根错节的矛盾冲突后含着热泪欢笑,向着未来勇敢前进。
这位85岁的文学健将至今笔耕不辍。
有人问王蒙创作生命力为什么越来越强,他说:“新中国的命运,就是我的创作源泉。70年的新中国探索之路,饱含艰辛,但是它的建树,也是前所未有、举世瞩目。每个大中城市,每个县城,每个小村落,都有很大的发展。要讨论的话题,永无尽头。”
高峰在哪里,哪里就有顽强不屈的攀登者;幸福在哪里,哪里就有拼搏不息的奋斗者。
人民艺术家,王蒙当之无愧!(本报记者 毛东红)
往
期
回
顾